“智设”世界最高海上“生命线”-凯发ag

您所在的位置: 凯发ag -  新闻渝航之声稿件

“智设”世界最高海上“生命线”

发布时间:2022-10-30来源:中交二航
【字体:】 分享:

广东珠江口外,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,两道漂亮的弧线在空中格外显眼,这是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世界最高海中大桥的猫道。

作为深中通道关键工程,伶仃洋大桥主塔整体高度为270米,相当于90层高楼,建成后将是世界最高海中大桥。

二航局承建标段施工内容包括伶仃洋大桥东索塔、东锚碇、上游侧主缆架设、钢箱梁安装、东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下部构造等,为重中之重。9月底,大桥迎来上部结构施工重要进展,主缆完成架设。

海上风云变幻,施工难度远超陆地施工。站在伶仃洋大桥的世界最高海上“猫道”,脚底下白浪翻腾、波涛汹涌。

不时八九级大风的海中央,考验上部结构缆索架设精度。二航局项目团队创新应用一系列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及装备,基于工厂化制作安装的原理,提出了“标尺索股”的概念,索股架设精准度控制在5毫米内,误差仅为标准误差的一半。

大桥主缆每根索股长约3000米、重约85吨,单根主缆重达1.7万吨,将其搬至270米高空并非易事。

内页.jpg

施工地处珠江入海口,3000米的单索股,遇到四五级的风力,晃动幅度能达到一米左右,既影响施工进度,又存在安全风险。经过前期摸索,项目部通过在猫道上设置多处索股抑振装置,基本抑制了索股的摆动,施工中后期,再利用主缆“v”型保持器继续减少晃动。

拖曳索股时,超长索股无人跟随架设技术随之应用。拖曳沿线布置若干个高清摄像头,代替施工人员的“眼睛”,每时每刻监控索股的姿态。“往返两三公里的工作现场,靠施工人员‘脚力’来回查看效率低下,有了若干双‘智慧眼睛’,施工人员可就近处理问题,工作效率明显提高。”二航局项目副总工蒋明鹏说道。

架设好的索股,测量时又冒出新难题,早晚温差大,索股热胀冷缩,跨中昼夜高差变化大,日常的风力,3000米长的索股晃动明显。项目部又自主研发“智能标靶”设备来“帮忙”,利用机器视觉索股高差多台量测技术监控索股晃动的位移点,实时传输形成数据曲线,自动测算索股晃动过程中的最低点,用于最终测量定位。

“索股晃动大时,看测量员工作都揪着心,有了智能装备定位更精准、规范,也保障测量人员安全。”

经过对现场气温的严格监测和对每根索股位置的反复测量,项目团队把握住主缆钢丝变化规律,采用“白天牵引、夜间调索”双向施工模式,高峰期每天完成单幅4根主缆索股的架设。

“可以说我们的架设精度远超标准,达到了我们预期目标,为后续主缆的整体受力和质量保证奠定了基础。”蒋明鹏自信地说道。

“高精度”的架设,源自二航建桥人不分昼夜的付出。索股施工期间,面临多轮台风袭击,施工团队根据现场环境摸索施工“窗口期”,经常整夜值守。“有次台风要来了,当时的工序必须要在台风到来之前完成,大家顶着狂风、暴雨,没人退缩,彰显了二航人过硬的实干作风。”项目生产副经理廖林冲说道。

继港珠澳大桥之后,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重要交通大动脉,集“隧、岛、桥、水下互通”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,成为新时代下高科技桥梁的代表。

未来的超级大桥建设,离不开一代代建桥人的传承,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智能建造,完成中国从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跨越。

在大跨径悬索桥的上部结构施工之中,二航局研发的信息化、智能化技术实践,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,为桥梁行业建造转型升级再添助力。(隋业辉 陈嘉伦)

网站地图